“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,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……”
2013年6月,柳传志在一个企业家俱乐部“正和岛”小范围座谈时说的一席话,引发了一场风波——岛民王瑛提出抗议,并宣布“退岛”。
企业家到底该不该谈政治?该如何谈政治?以下整合了一部分知名企业家、媒体人对此问题的观点。
1、柳传志:中国企业家是软弱的,不要寄希望于我们
柳传志认为,作为企业家,“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。”
2012年柳传志在接受《财经》专访时就表示过:中国企业家是很软弱的阶层,不太可能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……面对政府部门的不当行为,企业家没有勇气,也没有能力与政府抗衡,只能尽量少受损失。我们只想把企业做好,能够做多少事做多少事,没有“以天下为己任”的精神。
2013年5月接受央视专访时,柳传志又进一步阐述,“我只能服从环境,我从来没有想过说坚决要给环境动个手术什么的,我没有这雄心壮志。大的环境改造不了,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,小环境还改造不了,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,等待改造的机会。我是一个改革派,之所以到今天还算成功的话,因为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,改革不了赶快脱险。”
2、王瑛:我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
现年62岁的王瑛,1980年代后期从体改所“下海”经商,在通信、医疗保健设备、燃气等领域担任过企业高管,目前是北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,自称处于“半退休”状态。
王瑛愤而退岛的原因之一,正是那句“只谈商业不谈政治”的表态。在她看来,柳传志可以不说话,但不应该“以其影响力说这种话”。
王颖在《退岛声明》中说:“我不属于不谈政治的企业家,也不相信中国企业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。我的态度在社会上是公开的。”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王瑛说:“改革开放以来,因为政治表达而被处罚的企业家有几个?因为和权力勾结而获罪的企业家又有多少?为什么大家对前者噤若寒蝉,但对后者前仆后继?”
3、徐达内:多数中小企业家会赞同柳传志
专栏作家徐达内表示:正和岛退岛风波中柳传志的表态和王瑛的退岛都是个人的选择,都可以理解。
他表示,中国的企业家在过去几十年中,积聚了通过经济改变政治的心理期待。若没有好的政治环境,生意是做不长久的。因此,王瑛的选择完全可以被理解。而在整个大环境之下,王瑛的做法和勇气是值得赞许和钦佩的。
而柳传志更多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,应该也会受到很多中小企业家是赞同(事实上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家的选择)。
4、《福布斯》杂志中文版,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周健工表示,首先要厘清什么叫做企业家谈政治。
在他看来,企业家谈政治有三个层面:
第一个层面是该不该谈政策。如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、资本市场政策、产业政策等。这跟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,企业家必须关心。
第二个层面是该不该参政、议政。其实,很多企业家都是人大、政协代表。通过参政议政,表达作为企业家的诉求,发出声音是必要的。
第三个层面是要不要谈论更多的政治理念、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。如民主、宪政等话题。对此,应持适当保留。